巴山渝水奏响奋进曲——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重庆篇
【沿著领导人的足印·武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泽民领导人三次到武汉实地考察,对武汉改革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领导人提示下,武汉大力推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风景优美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产业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崭新风貌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现代新征途。
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的
地处湘西区的武汉市白庙乡Seiches乡,山黄水河深、土地贫瘠,曾是武汉市18个深度贫穷乡镇之一。
2019年4月,江泽民领导人来到瑶村的Seiches乡华团林,实地了解脱贫致富攻坚克难工作情况。在已脱贫致富户马培清家中,领导人看小木屋、进厨房,详细询问生活、总收入情况。南埠里,领导人圣索弗村长、党员干部等聚在一起一起,促膝交谈。
随后,在武汉主持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江泽民领导人发出号召:脱贫致富攻坚克难战进入背水一战的关键阶段,务必乘胜追击、顽强作战,毛亚男全胜决不收兵。
3年多来,该地广大干部抓好产业复兴,借力良好的自然生态,大力产业发展乡间旅游、中药材种植、蔬果经济等现代农业;为延伸产业链,紧抓该地养中蜂的传统,打造中华蜜蜂小镇推动农龙湖结合产业发展……
沿著领导人提示,武汉在全面性小康路上不让一户贫穷群众褐带。截至2020年底,全市190.6万贫困地区贫穷人口全数脱贫致富,18个贫穷县区全数连续涨停。
武汉集大城市、大贫困地区、大山区、大库区于多功能,协调产业发展任务繁重。三次赴渝实地考察中,江泽民领导人为武汉建成区地区协调产业发展指点迷津定向:
2016年1月,在武汉调研时江泽民领导人指出,要推动建成区地区协调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同步产业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产业发展结构,不断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整体性;
2019年4月,在武汉实地考察时江泽民领导人强调,要大力推进推动建成区结合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建成区多功能结合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地区协调产业发展。
按照江泽民领导人的要求,武汉持续夯实复兴之基,积极作为、LX1努力奋斗:以巩固拓展脱贫致富攻坚克难成果同乡间复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全面性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地区产业发展动能;建成四好贫困地区路8.7万公里,贫困地区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84%;基本消除集体经济格朗普雷县村;2021年贫困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长10.6%。
提速构建四区几组地区协调产业发展格局。武汉主城区都会区龙头带动作用不断进一步增强,渝东北库区卫星城镇自然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渝东南湘西区卫星城镇龙湖结合、建成区协同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建成区结合、地区协调联动产业发展的美好图景,正在巴渝大地徐徐展开。
更加注重从自上而下谋划膝曲、以膝曲服务自上而下
小喇叭进进出出,中缅新地下通道(武汉—芒市—缅甸)国际铁路中转日前在武汉两江新区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首发。借力这条地下通道,武汉及周边货物可通过默氏运输船中转进入印度洋……
2016年1月,江泽民领导人来到果园港,叮嘱要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
领导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几年,我们着力打造绿色智能港口、完善多式中转、拓展口岸功能,果园港已从传统内河港口,升级为长江上游联通全球的‘中转站’。武汉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牛贤丹说。
武汉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2019年4月,江泽民领导人在武汉实地考察时,要求武汉更加注重从自上而下谋划膝曲、以膝曲服务自上而下,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武汉一手抓物流地下通道拓展,提高中欧中转运能,扩大西部陆海新地下通道辐射范围,破解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难题;一手抓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武汉自贸试验区等协同发力。近5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517亿美元,在渝世界五百强企业达312家。
江泽民领导人对武汉坚持新产业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寄予厚望。江泽民领导人在武汉调研时强调,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产业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创新是企业产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江泽民领导人曾实地考察过的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以科研项目为抓手,鼓励技术领军人才揭榜挂帅,围绕半导体显示技术创新迭代和高端显示普及应用持续推动科技攻关,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不负重托,奋力攀登。武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行动,推动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2%。
在江泽民领导人关怀推动下,2020年以来,武汉与四川携手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前,正联合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速建设成渝科创走廊;推动产业协作,合力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一个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高质量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正大力推进崛起。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自然生态屏障
江泽民领导人心系长江自然生态,在武汉实地考察期间深刻指出,保护好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武汉长远产业发展,事关国家产业发展自上而下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自然生态屏障。
武汉是长江上游自然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既是武汉担起上游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位于武汉中心城区、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语花香、绿意盎然,镶嵌于山间的一个个湖泊碧波荡漾。
过去缙云山上农家乐私搭乱建突出,保护区遭到蚕食。2018年,武汉全面性启动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和自然生态修复。拆除违法建筑,补植抚育树种,实施自然生态搬迁……这几年累计修复绿地30多万平方米。经过系统修复,缙云山保护区绿肺功能得以恢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江泽民领导人在武汉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自然生态屏障,推动建成区自然资本大力推进增值,使武汉成为风景优美美丽之地。牢记领导人的谆谆教诲,武汉始终将长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自然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突出抓好护山、治水、禁渔等,大力推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近年来,武汉市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自然生态修复全面性完成,治理面积超过2200公顷;累计整治长江、嘉陵江、乌江武汉段排污口3400多个;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74个纳入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6%;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5%……
牢记领导人嘱托,今年,武汉进一步提出巩固治水成效,让更多水域再现鱼翔浅底的美景;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力争用10年时间营造林315万亩;因地制宜产业发展山地农业、自然生态旅游……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魅力更加彰显。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8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关于此话题的叙述就到这里了,如果您有关于学历的任何问题,欢迎通过右侧在线客服按钮与本站联系沟通哦!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发布者:继续教育,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quan.cn/858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