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炜:从诗词达人到文化名人
赵炜小传:赵炜,男,蒙古族,1971 年,生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村(原哈拉沁公社四家子大队)。小学、初中就读于哈拉沁,高中就读于突泉县一中, 1992 年,由乌兰浩特四中考入淮北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
1996 年大学毕业后,就职原煤炭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8 年起,供职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宣传部、学报编辑部、自考办,现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馆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从大三迄今,20 多年里,发表文章千余篇;2014 年--2019 年年底,5 年时间,录制央视、省级卫视、南京电视台文化类节目 150 期。被母校淮北师范大学评为杰出校友。
近年来,《中国煤炭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青网》《中国江苏网》《南京日报》《今日头条》《诗词世界》《安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对赵炜成长、成才的事迹争相报道。
录制电视节目 150 期、发表文章千余篇。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电视明星文化名人文史学者诗词达人写作高手行走的图书馆移动书库最有才的图书管理员段子手书痴……这些,是众多媒体,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馆员赵炜贴的标签。
他为什么这么牛?是怎么做到的?带着仰慕与好奇,笔者对他进行了专访,探寻揭秘他成功背后的故事。
1、电视银屏上来了个段子手
我出生在白云徜徉、遍地牛羊、小河清凉、新秧翻浪、男人刚强、女人善良的内蒙古草原,工作在江南佳丽地、江山秀丽、到处古迹、自古就有帝王气的六朝古都南京。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有很多人在我单位门口排队, 有时,队伍蜿蜒曲折,长达几百米。等到大门一开,大家争先恐后,蜂拥而入,你看——
有挤掉袜子的,有挤掉鞋的,有叫苦不迭的;
有挤掉眼镜的,有挤断裤带的,有摔坏 IPAD 的;
有跌倒的,有崴脚的,有掉了钱包,趴在地上苦苦寻找的, 有爬起来,继续拼命往里奔跑的!
猜猜我是做啥工作的?
超市促销时维持秩序的保安;
演唱会演出时看门的;
春运期间火车站检票员……
一脸发懵的主持人,好多观众七嘴八舌地猜着。
这是 2020 年 1 月 13 日晚 7 点,央视三套,目前创全国收视率第一的大型音乐益智类节目《开门大吉》里, 一个选手自我介绍时的片段。
八个身怀绝技的选手中, 第七个从第二现场出来猜歌的,就是出生于突泉县、现就职于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赵炜,他用精彩的幽默段 子,做了自我介绍、与 主持人小尼、观众互动, 录制现场笑声迭起。
2019 年 12 月 5 日,录制央视《开门大吉》时, 赵炜与著名主持人尼格买提(右)合影。
这是继 2017 年《绿水青山看中国》(9 期)、2019 年《中国地名大会》(12 期)之后,赵炜第三次登上央视的舞台,是他录制的第 22 期央视节目。加上他录制的十多家省级卫视节目 20 多期、南京电视台节目百期,五年多来,他共录制文化类节目 150 期。
2015 年 11 月,录制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时,赵炜与节目点评嘉宾、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教授康震(左)合影。康震还是 2019 年 8 月赵炜录制央视《中国地名大会》时的点评嘉宾。
赵炜不是专业的相声、小品演员,他是个书痴。
虽然是个书痴,却不是书呆子,而是一个深受观众喜爱、令 人捧腹的段子手,别人怀宝剑, 我有笔如刀。在赵炜录制的众多央视、省级卫视节目里,除了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他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段子,或调侃主持人,或夸奖嘉宾,或怒怼选手,调动了现场气氛,提升了节目收视率。
在 2016 年 1 月 18 日播出的《一站到底》里,凭借渊博的知识,和十多段幽默段子,赵炜夺得了周冠军,被誉为段子 手——
好看的人,一年四季都酷;
好看的节目,一年四季都在录。
2017 年 8 月,录制央视《绿水青山看中国》时,赵炜与节目点评嘉宾、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右)合影。
地毯是用来走红的,蜡烛是用来照明的,有了炜哥的加盟,《一站到底》的收视率肯定是要爆棚的!
拳击运动员,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人,但一定是最能挨打的人, 今天,你遇到了图书管理员赵炜,你就等着他暴风雨般的拳头吧!
吃饭吃一半,没菜了;
洗澡洗一半,没水了;
上网上一半,没电了;
答题答一半,不答了——
那不是我风格!
在 2016 年 2 月 26 日播出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栏目里, 他这样幽默调侃《百家讲坛》明星主讲人纪连海——
我在平时工作中,经 常鼓励那些外表长的比 较悲催的、内心赶脚比 较自卑的、将来害怕被 用人单位往外推的男生:男人长的丑,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才,你看人家纪连海老师,也不比你好看,可是,人家火了!
2015 年 11 月,录制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时,赵炜与节目点评嘉宾、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二附中高级教师纪连海(左)合影。
纪连海老师成功、成才的故事,真是太动人、太感人了, 人家是——
不靠爹,不靠妈,奋斗的汗水大把抓;不拼脸,不避短,丰收的田野不减产!
在录制现场做点评嘉宾的纪连海,被赵炜的突然袭击逗得合不拢嘴,为之绝倒。
赵炜出生在哈拉沁公社四家子村,乡亲们的淳朴真诚、诙谐幽默,潜移默化 地熏陶感染了他,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发现了赵炜口齿伶俐 的潜质,安排他说相声,初一时,老师又叫他编排、表演三句半,此后,他经常创作、编排、表演三句半等节目。
《一站到底》播出时,虽然正值寒假,但南京审计大学的学生们看了节目后,口口相传,为赵炜点赞的评语,顿时刷爆了南审大学生的微信圈,QQ 群:
赵炜老师太幽默了,为咱南京审计大学争光啦!哇,赵炜老师原来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扫地僧啊!咱南京审计大学真是藏龙卧虎!
看赵老师轻松将对手挑落马下,恨自己平时不够勤奋,往图书馆跑的少,很少见到赵老师尊容。
2017 年 8 月,录制央视《绿水青山看中国》时,赵炜与节目点评嘉宾、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左)合影。
开学后,应大学生们邀请,赵炜做了数场关于读书方面的讲座。一位女同学说,她父母看了节目后叮嘱她:你开学后,一定要当面向赵炜老师讨教一下,他渊博的知识是怎么来的。
赵炜在节目里、讲座时,经常用幽默段子介绍他的读书经历——
我从小出生在穷山沟,温饱靠稀粥;
小学时候,想读书找不到书,整天急得哇哇哭;初中时候,想读书而没钱买书,被迫卖了一头猪;
人到中年,整天拼命读书,结果累出了腰间盘突出!
他厚植生活,目光敏锐,别具只眼,善于观察,汲取养料,捕捉灵感,创作段子。一次在大学校园里,迎面走来一个头上扎着小辫子的男生,激发了他的灵感,回到办公室, 赵炜抓起笔就写了个段子:
大学校园真奇怪:男生头上扎小辫,女孩腿上露膝盖,懒的去食堂总是叫外卖,小情侣谈恋爱,一言不合就把对方踹……
一次聊天时,得知一个学生来自重庆,赵炜随口道出了两句段子:重庆没有自行车,因为重庆到处都是坡;重庆山高路又陡,重庆美女只好慢慢走。
2、外语专业里出了个笔杆子
他一个猛子扎进了写作的海洋,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校内外到处采访,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新闻是易碎品,容不得耽搁和等待,他争分夺秒地捕捉新闻,青灯黄卷,焚膏继晷,俾夜作昼,主一无适。
晚上十点,宿舍关灯,四个同学点着蜡烛打牌,他就趴在旁边,借着昏昏烛火,誊抄稿子。中午,其他人在宿舍酣睡,他拎个大水杯,跑教室写稿去了。
周末节假日的晚上,很多同学流连于舞厅、影院、花前月下, 或去带家教,赵炜经常一个人厮守在教室,端坐冷板凳,读书,写稿,誊稿,咀嚼着孤独,享受着寂寞。有一段时间, 由于超负荷写作,面色肌黄,几近虚脱。
2019 年 8 月,录制央视《中国地名大会》时,赵炜与节目点评嘉宾、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左)合影。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日日做,不怕千万事。皇天不负苦心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从大三开始发表文章,到大四 毕业前,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赵炜在《中国煤炭报》《安 徽日报》《大学生》《安徽经济报》《淮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200 多篇,成了当时学校 5000 多名大学生中,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一个。
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扬他勤勉写作的精神。有几篇稿子甚至登上了《中国煤炭报》《安徽教育报》的头版头条,有一篇稿子上 了《安徽日报》社会版的头条,另外还有一篇人物通讯获得全国煤炭系统好新闻一等奖。
《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当时都看中了他,因 为赵炜就读的大学,当时叫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于煤炭工业部,是为煤炭系统培养中学师资的,按照当时规定,就业不许出煤炭系统,不许出教育系统,不许考公务员,而面对众多争抢自己的心仪单位,而无法前往,赵炜只能选择无奈。
图为赵炜与《一站到底》女主持人郭晓敏合影。
1996 年大学毕业,他被同属于煤炭系统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至麾下,在该校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从事外宣和校报采编工作。
刚入职第二个月的一个早上,赵炜刚到办公室,宣传部长的电话就打来了:来我办公室一下。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部长办公室,部长拿出一份《阜新日报》递给赵炜:
我很庆幸,没看走眼,你小子真行,刚工作没几天,就在《阜 新日报》周末版上,发表了一个头版头条,还是整版。
这是赵炜采写,令人感人的一篇人物通讯,后来该报道又见诸《中国煤炭报》、《辽宁日报》等大报的头条。
1998 年,抱着发表的 400 篇文章,赵炜敲开了南京审计大学人事处长的门,毛遂自荐。听到赵炜介绍自己目前就职于辽宁一所高校党委宣传部,处长面无表情地说:我们单位行政人员超编,需要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以上的、教专业课的教师,你再去其他单位找找吧。
处长委婉地下了逐客令,赵炜打开厚厚的两个档案袋, 里面是发表在各个报刊上的 400 篇文章,他选出几篇有份量的,给处长看,刚才还是一脸严肃的处长,露出了惊喜:你这个小伙子,真不简单,刚大学毕业,仅工作两年,就发表了 400 篇文章,一个英语专业的,写作能力竟然大大超过了很多中文、新闻专业的毕业生!
不拘一格选人才,南京审计大学时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易仁萍,慧眼识珠,魄力十足,当即拍板:破例破格,把赵炜这个奇才调动进来。
可是,在办理调动手续时,又遇到了阻力:省人事厅的有关人员说:为什么要从辽宁调一个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过来?我们这里还有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没有着落, 可以分配给你校。而且,按照政策,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才允许从外地调动到南京。
南审继续极力争取:这是一位特殊人才,他英语专业毕业,同时中文写作能力极强, 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出于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校下决心接收他。最后,以急缺外语教师的名义,把赵炜调动进了南京审计大学,赵炜幸运地被审计署直属的唯一一所高校—— 南京审计大学揽入怀中,成了该校党委宣传部的一员。
在该部门工作的八年时间里,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稿件 600 余篇, 在《中国审计报》上,上过两次头版头条。有的报道引起了较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一篇长篇通讯,得到时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批示,号召全国审计系统向南京审计大学学习。
还发表过关于金庸、林清玄等著名作家,分别两万多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以及小说、杂文等其他体裁的文章。
3、图书馆来了个书痴管理员
名须末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在赵炜看来, 读书,是一件很紧迫的事。
2010 年,赵炜如愿来到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工作,成了一名渴盼已久的图书管理员。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经史子集, 左图右史,拥百城书,弃南面王,自春徂冬,不辍半日 画眉声里推蓬坐,不是看山即读书。厕身书山,遨游书海,每日与李太白闭门轰饮,与杜子美把袂剧谈,与陆放翁慷慨言兵,与辛幼安激愤论剑——这是他当下惬意的读书人生、诗意人生。
2014 年 7 月 11 日,赵炜首次亮相全国首家大型诗词类节目——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与主持人互动时, 讲述了用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等古典 文学,调解学生抢座的故事。到 2019 年年底,他已录制央视、省级卫视文化类节目 150 期。
平时坐公交、地铁去医院开药,必携书以往。书窗应自爽, 灯火夜偏长。晚饭后去澡堂泡澡,也要带上书,昏黄灯火下, 喧嚣声里,也要翻阅几页。
尽管近水楼台地在图书馆工作,他还趁着节假日,跑书店去寻觅最新出版的书籍,买书抄书,乐此不疲。
水清石见,鱼烂刺出。日就月将,日汲月盈,口不绝吟, 手不停批,所蓄自富,厚积薄发,才使赵炜胸藏万汇,任我吞吐。每次报名电视节目后,经过编导严苛的突然袭击式 的考核,每次都过关斩将,脱颖而出。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2017 年,《中国诗词大会》编导,在电话里考察了他 100 首诗词,他只错了 3 首。
4、管理员里来了个幽默大叔
闻暖语如挟纩,闻温语如佩玉。在阅览室里工作, 赵炜很注重方式方法,面对 90 后,00 后个性鲜明的新生代, 每每看到学生不妥当的行为,他不是强硬地制止,或严厉地批评,而是用古典文学、诗词,委婉地劝导,或用幽默段子来劝解,春风动雷雨,须长一千寻,他独特的管理方法,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管理育人效果。
一次,两个针尖对麦芒的女生,为了抢一个座位,气势汹汹地找赵老师打官司来了,赵炜没有评判谁对谁错, 而是这样对她们两个说:一争两丑,一让两有;终身让步,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其中一个女生,主动放弃了这个座位。
看到有的学生,辛辛苦苦地抢了个座位,却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打游戏、看韩剧,赵炜提高嗓音:同学们,耽误大家两分钟,你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啊——‘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懂了没 。
看到有的学生毫无顾忌地吃各种零食,水果,赵炜用这样两段幽默的段子劝说:别乱吃,别乱喝,不要玷污学习桌;不要把这么圣洁的图书馆当做小吃部,这是知识的宝库,你们一定要学会爱护,要奋力向知识的彼岸争渡!
一次晚上值夜班时,一个女生举手,请求开空调。赵炜说:开!,大家兴奋地热烈鼓掌。赵炜接着说:开什么开!‘耕夫碌碌,每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懂不?’ ‘不懂’。我跟你们说个简单的吧——‘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天刚刚二十五度,图书馆如果开一天空调,要产生万元的电费, 所以,你们要学会节约、节俭。
5、电视上来个东北腔主讲人
由于知名度的提升,缘于知识的渊博,2018 年,赵炜被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聘为《南京往事》主讲人,在电视上讲述了王羲之、李白、王安石、沈括、杨万里、林则徐、龚自珍、左宗棠等古代先贤与南京的掌故, 以及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故事,给今人以鞭策思考,该节目录制播出了 100 期,起到了向观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知人论世,博观约取,去粗取精。为了录制好节目,赵炜大量研读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该书 共 220 部,赵炜研读了一半,每本人物评传要读两三遍。最多的时候,一天竟录制了八期!
每期节目内容,如果转换成 文字稿,长达万字左右。录制一个重大历史人物时,为了给后期制作剪辑提供方便,赵炜通常是一口气讲完,滔滔不绝 地讲上一两个小时,录制结束,汗透衣衫,几近虚脱。
2018 年,赵炜被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聘为《南京往事》主讲人,录制播出历史文化名人与南京的故事 100 期。
赵炜每晚去澡堂泡个澡,有眼尖的澡客认出了他:乖乖,真不简单,一个外地人,把我们南京的历史故事讲的那么好, 精彩!
6、草原上返回一个热心的人
惟桑与梓,必恭敬止,马有垂缰之义,犬有湿草之恩。赵炜总是在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怀着一颗 善良、赤诚之心,情系家乡,心恋故土,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做一些有益的事——
2003 年暑假,他返回到家乡,哈拉沁四家子村,偶然遇见一个在小饭店端盘子刷碗,叫白力的小女孩,父母双亡, 孤苦伶仃,与高龄多病的外婆相依为命。她中考刚结束,成 绩优异,未来的学费、生活费还没有着落。获悉她的悲惨境 遇后,当时赵炜的母亲多病,需要他出资照顾,他来到母校 突泉一中,找到自己敬仰的、才赡学博的语文老师、时任校 长冯殿元,说明了该女孩的窘境,恳请冯校长施以援手。宅心仁厚的冯校长二话不说,答应全力帮助这个叫白力的学生。
白力在突泉一中就读的三年时间里,冯殿元校长不但为她减免了所有学杂费,还每月为她饭卡上充入吃饭的钱。高三毕 业时,白力考取了英语专业本科,后又攻读了硕士。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白力从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成长为社会 有用之材。
2017年10月,央视播出的首档大型生态文化类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以美丽中国、生态保护、地理文化为主轴,共分九场,上图为赵炜的节目剧照。
其中有一个猜猜我在哪儿的环节,请每个选手介绍自己家乡最有特色的名片,赵炜抓住时机,向全国观众宣传兴安盟阿尔山:
在我的家乡,有一处著名的避暑胜地,名字里含有一个‘山’字,却与山无关,与水有关,圣泉的意思,曾经治疗过成吉思汗士兵的皮肤病,猜猜我在哪里?接着揭秘:它就是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部的阿尔山,被誉为中国瑞士的小城,天然氧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
利用寒暑假,赵炜还为家乡数所小学、初中、高中的师生,做过古典文学、写作方面的公益讲座,受到高度赞誉。
7、苦难磨砺出一个发光的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赵炜从小就痴迷传统文化, 钟情古典文学。小学二年级时,得知村里有个姓郑的木匠, 家里有本泛黄的古诗词书,每首诗歌配上一幅图。郑木匠给人打好家具后,把书中诗歌插图配的画,描摹到家具上,赵炜看到后,就多次央求人家把这本书借给他,软磨硬泡,书到手后,他急如星火地把整本书都抄录了下来。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江南烟雨,小桥流水……,从 此,他痴迷上了古诗词,沉醉其中,徜徉在唐朝,流连在宋 朝。
向阳花木易为春。赵炜的父亲是一名乡邮员,工作流程是:每晚,把次日要送的报刊,放到邮包里带回家,第二天早上,再骑自行车,分送到各个村屯。抓住晚上短暂的一两个时间,赵炜把吸引人的文章如饥似渴地通读一遍,几乎天天如此,因而他从小得以浸润在阅读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写作能力。同时让他看到了更加辽远的世界,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他决心要走出贫瘠荒凉的山沟沟,像雄鹰一样,翱翔在广袤的天空。
上天,不会轻易地为我们准备一艘一帆风顺的远航船;命运,很少慷慨地为我们铺设一条平坦光亮的通衢道。
梁启超云: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少年辛苦,真如食蓼,赵炜家里兄弟姊妹四人,他是老大。从小学二年级起,赵炜就背着一个高过头顶的大筐,去地里打茬子;小小年纪,就跟父母一起春耕夏耘秋收,尝尽了百般艰辛;别人家收秋结束,天蒙蒙亮,赵炜左手拎个耙子,右手拿个布袋子,去土豆地里反复梳理,期冀能意外发现,被漏下、或残缺的土豆。
冬天朔风呼啸的周日,带上冻豆包、 咸菜条,赵炜赶着借来的毛驴车,手握着一柄锤子,或半蹲或匍匐在地上,打葵花茬子。扛着大耙,上山搂毛柴;跨着 大筐,拣拾牛粪,手指冻僵。一次因劳累过度,半夜肚子疼的直打滚,熬到天亮去检查,原来得了急性阑尾炎,再耽搁 就要穿孔了。
暑气蒸煮的炎夏,手持镰刀,上山打蒿草,一捆捆背回家,晒干了当柴火烧。初二的秋天,收秋刚开始,爸爸突然患了十二指肠溃疡,急忙被送上长途客车,去县医院住院。赵炜柔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收割,捆扎,然后, 赶着毛驴车,一趟趟地往家拉玉米、谷子、葵花杆……。
初三中考结束,为了筹措上高中的学费,赵炜和一位要好的男同学,来到村边山上,决定通过挖石头,赚点外快。两个少年,站在两房多高的深坑里,用铁钎子、铁锹等工具, 挖出大小不一的石头,再一块块地奋力抛到二十多米高的地面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人挖的石头,用四轮车整整运了 40 趟。
在突泉一中读书期间,生活异常艰苦:一两毛钱一份的土豆汤、白菜汤,顿顿半生不熟的玉米饭,吃的胃吐酸水。严冬早上起床,头天晚上的洗脚水已冻成冰坨,宿舍取暖不给力,只好穿棉袄棉裤睡觉。
不教一日闲过。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诗书不负人,谁 言腹空虚。短檠青灯,海量阅读,坚持背诵,功深力到,华 落实存,丰盈了学识,充实了人生。
由于长期辛勤地读书写作,他得了颈椎病、腰间盘突出, 在家里时,就趴在床上读书,以至肘部生茧。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一个从土房子里走出的农村孩子,一个从草 原走来的懵懂少年,一名普通的大学图书管理员,凭借数十 年如一日的勤奋,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幽默风趣的风格,受到 电视台青睐、观众喜爱,成长为文化名人,人生屡放光彩。阅尽世间好山水,识尽世间好人,读尽世间好书。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是赵炜长期追求的、目前正享受着的惬意诗意人生。
2016年1月18日播出的江苏《一站到底》,凭借渊博的知识与幽默风趣的段子,赵炜摘取了周冠军,他因此被媒体誉为段子手,与南师大郦波、南航大徐川一起,被江苏大学生评为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
2019年8月15日,赵炜在湖北卫视《奇妙的汉字》中的剧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卷里光阴能属我,人间声利久忘渠,青灯有味似儿时,千载欲追圣人徒——现在的他,每日依旧,恭敬相对,古圣先贤,或亲闻训诲,或谈霏玉屑。
关于此话题的叙述就到这里了,如果您有关于学历的任何问题,欢迎通过右侧在线客服按钮与本站联系沟通哦!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发布者:继续教育,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quan.cn/814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